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716章 (第2/2页)
“是!队长!”封志高声回道“我这些天就在家当木头人。” “呵呵…”方默南笑了笑。 “哼!那样最好,这几天妈伺候你。”封大妈笑着说道“你们放心我会看着他的。” “封志别送了,几天没合眼,赶紧睡觉去。”贺军尧阻止了他起身穿衣的动作,看着他双眼泛红的血丝,黑眼圈道。 “好!”封志看向自家父母道“爸、妈,麻烦你们去送送队长。” “这还用你说。”封大妈直爽地说道。 两位老人一直把贺军尧他们二人送到车上,直到汽车消失在他们面前,两人才回身往家里走。 “对了那几包草药多好钱,你实际慌忙的往外走,也忘了给你钱了。”封大妈说道。 “不贵!不贵!一包药,也就一块来钱。”封爸笑着道。 “啥!这么便宜。”封妈瞪大眼睛一副不相信的样子。 “我骗你干啥?”封爸瞪着眼睛说道。“我当时也不信,可是收款人就这么说的,我还特地问了两遍。” “这治好病!才花这么点儿钱。”封大妈觉着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。 “我也觉得不可思议,不过人家也没理由,骗着咱好玩儿吧!”封爸轻蹙着眉头说道。 “瞎想什么呢?”封大妈拍了老伴儿的肩膀道“只要能治病,管他贵不贵。” “哎呀!我忘了给你人家诊金了。”封大妈敲了下自己的脑袋道。 “别急,他们十天后不是还要来的嘛!”封爸赶紧说道。 “对哦!”封大妈转身朝胡同外走去,封爸叫着她道“你这是上哪啊!”封大妈头也不回地说道“我去派出所给儿子请半个月的假。”话落回身道“孩儿他爸,你也请几天假,咱俩在家好好的看着那混小子。” “知道了,你先去吧!等你回来,我再去单位请假。”封爸挥手道。他看着老伴儿走路都带着风的样子,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,抹了把脸,也大踏步的回家。 天空中灿烂的阳光亦如封家人的心一样,灿烂! 坐在车内“咱们现在上哪?”方默南看了下太阳的位置“哦!都十点多了。” “接下来听我的安排如何?”方默南挑眉道,说话当中手中弹出一枚铜板“接下来就靠你了。” 人家卜卦问吉凶,她是卜卦找小吃,要是让风水相师看到她这样做,肯定直呼她败家。 “听你的!”贺军尧说道,他常年出任务,在京里待的时间,十指可数。前几天去的地方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之地,而清末皇城根儿留下的600多种小吃至今还能剩下多少种,没人统计过。 “跟着我包你吃香的喝辣的!”方默南很豪爽地拍拍他的肩头,那模样活脱脱一个女土匪。 “走喽!去前门!”方默南挥着手道。 ******* “就是这里了。”方默南指着一间店面说道,透过玻璃窗看进去,店小的大约只有四十平方,这还包括后厨了。 这个小店的门面很普通,一块旧旧的招牌——小肠陈,懒洋洋地挂着,透着皇城根儿下人们的闲适。一个普通工作日的上午10点多,小店里就坐了几桌客人了,这足以说明,它的味道确实诱人。 方默南他们走进店里,只见一位年轻的掌柜端坐在柜台后面,看见有客人进来,便面带微笑用一口京腔招呼道:“您来点什么?” “你们的招牌菜。”贺军尧说道。“卤煮小肠!” “年轻人会点。”旁边其他食客竖起大拇指道。 ‘年轻人?’可不相比于其他的食客年龄大多在五十、六十多岁,就连年轻的掌柜也四十出头了,贺军尧可不就成了年轻人了。 “好嘞!您稍等!”年轻地掌柜说道。 “苏造肥鲜饱志馋,火烧汤渍rou来嵌。纵然饕餮人称腻,一脔膏油已满衫。”——《燕都小食品杂咏》 卤煮小肠:原型是宫廷小吃苏造rou,百姓为了省钱,把主料五花rou换成了猪下水,就此,诞生了别有一番风味的卤煮小肠。 菜还没上来,年轻地掌柜为了给大家解闷,刚过四十的他虽然没有经历,但讲起家里的卤煮那也是绘声绘色。“解放前,咱北平的小吃很少有店面的,都是街边的小摊。那时候,我们家在老戏园子就有个摊位。支几张小桌,铺上青布,挑盏汽灯,这就开张了。我堂兄小的时候就在那个摊儿帮忙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卤煮这项小吃都是路边的营生。” ps: 求票!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